第二章 达成协议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少主应当知道在我国朝廷内也有许多大臣是主张开放海禁的,这些大臣皆是出自沿海,本身就与海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开放海禁是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的大事,自然会积极推动的。”

    “只要少主能说动大将军向我国朝廷修书致信,我家主人定也会鼎力支持贵藩,以后凡我家的商船抵达长崎,必会留出一部分商品低价售与贵藩。”徐昌见岛津光久已经松口,继续增加筹码。

    “果真如此?”

    “不仅如此,以后我们的商船还会运送更多的铁器提供给贵藩。”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徐昌代表纪王朱桓与萨摩藩少主岛津光久击掌为誓,正式达成协议。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徐昌等人在鹿儿岛城的岛津府邸内又呆了三天,在这三天里双方就如何促成幕府大将军向大明皇帝修书讨论多次,还将今后运抵长崎港的商品如何分配、价格如何制定等等都做了初步的协议。

    经过三天的愉快商谈,双方关系更进一步,徐昌也趁机向岛津光久提出由他来提供熟铁委托萨摩藩境内的铁匠打制一批鸟铳。

    在冷兵器时代日本的武备制造业就相当发达,从唐代以后从日本传进中国的倭刀就成了武将们梦寐以求的武器,可以说是价值千金。到了十六世纪以后日本的火器也悄然兴起,最开始是由葡萄牙的商人传入,随后日本开始了自己制造火器的时代,很快其中的代表“鸟铳”就成为了日本武器出口的支柱商品。

    为了避免引起幕府的怀疑以及大明这边的警惕,徐昌只提出由萨摩藩代为打制鸟铳的铳管。在火铳的各个部件中,以枪管的制造最为繁琐、耗时,而且在朱桓看来火绳枪早晚要淘汰,燧发枪才是未来装备军队的神器,但现在的日本还未掌握燧发枪的制造技术,所以朱桓并不想将技术泄露出去,因此才向岛津光久提出只制造枪管。

    只要有了枪管,在临时制作燧发枪的其他部件,短时间内就能制作出大量的火器,而且在京师陷落之前也不会引起崇祯的怀疑。

    这时岛津光久已经知道了徐昌是大明皇帝的弟弟纪王的使者,所以当徐昌提出制造鸟铳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惊讶,在他看来这位纪王显然是有不臣之心,秘密制造火器自然是为了争夺皇位。他是萨摩藩大名的长子,对这种皇室之间的争斗自然再了解不过了,实际上岛津光久自己在当上萨摩藩的领主之后对几位弟弟也采取了非常残忍的打击。

    但是当徐昌提出打造一万支火枪的枪管之后还是吓了一跳,要知道整个日本都没有哪一支军队能装备一万支火枪,幸好徐昌提出的是在十年内提供一万支枪管,不然即使将全日本的工匠召集起来也制作不出这么多的枪管。

    在徐昌许诺今后每年都会提前支付一大笔重金作为预付款之后,岛津光久禁不住诱惑还是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徐昌与庄文彬在顺利的将朱桓交代下来的两项重任完成之后终于可以如释重负了。

    次日一大早从萨摩藩告辞离开之后,徐昌与庄文彬连夜赶回长崎,吩咐陈绍祖留在长崎作为今后船队来往日本贸易的联络人之后就乘船离开日本。

    荆州,纪王府。

    今日正值二月初六,乃是纪王朱桓皇兄大明皇帝崇祯的生辰,从唐代以来皇帝的生日就被定为普天同庆的节日,所以今日纪王府内张灯结彩为崇祯庆祝生日。

    存心殿内朱桓与陈其猷、杨景宽等王府官员在举行完庆典之后留在殿内议事。

    “殿下,您献给陛下的贺礼不知道朝中的大臣们看到之后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弹劾殿下目无尊长、故意欺君?”杨景宽苦笑一声问道。

    陈其猷看到杨景宽苦大仇深的表情,不由的莞尔一笑道:“景仁兄过虑了,殿下乃是陛下唯一的弟弟,自然不会因为礼物过轻而不高兴。唯一担心的是陛下能不能体会到王爷的苦心?”

    其实这也是朱桓最担心的,当初他决定用向崇祯进献生辰礼物的方式进行劝谏,几位幕僚皆是不赞成,但他最终还是一意孤行的决定了。

    这次朱桓总共向崇祯进献了三份礼物,礼物都是出自他的农庄,分别是玉米、土豆、番薯,朱桓让人将这三样东西分别装了一大筐送到紫禁城进献给皇上。

    朱桓另外亲自写了一封贺信,在信中提到这三样农作物如果朝廷能够大力推广种植,不仅可以填饱灾民的肚子,减少流民的数量,而且去年以来招降的数十万反贼也能顺利安置下来。

    “殿下,臣有一点始终不明白,殿下为何这么重视让朝廷推广这三种作物?”陈其猷不解得问道,在他看来即使有了这些作物灾民短时间内能填饱肚子,但对解决大明的根本问题---土地兼并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先生,这三种作物能为我们争取一些时间。”

    陈其猷与杨景宽对视一眼,皆不明白朱桓此话是何意,但朱桓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因为在朱桓看来这三种作物对解决土地兼并虽然无用,但却可以将土地兼并带来的后果暂时往后推一推。历朝历代导致最终灭亡的原因虽有多种,但归根结底来说土地兼并始终是根本原因,但土地兼并问题又是最难以解决的,尤其是到了明末又遇上小冰河时期带来的天灾以及外族的入侵,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

    如果未来几年大明避免不了被李自成等起义军攻入皇宫导致灭亡的话,即使朱桓顺利掌握了南明的大权在面临义军与满清的双重压力下也难以空出手来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既然依靠政策改革暂时无法解决土地兼并,那么不如先来一场农业技术的革命暂时将问题往后推一推,只要这三种作物大力推广开来,使得农民能够填饱肚子不再揭竿而起,那么倾南明之力对付一个满清还是有希望的,否则内忧外患之下即使能预知三百年未来又如何,还是避免不了亡国。

    “少主说的没错,朝廷确实还在讨论,但朝廷内反对派反对的理由却是因为贵国,担心贵国的浪人会骚扰我国沿海,但今时与往日大不相同,只要贵国大将军释放善意,修书一封给我国皇帝陛下表示愿意两国修好,互通贸易,自然会减少朝中的反对之声,开放海禁就容易的多了。”

    “只需修书一封即可?”岛津光久已然心动,问道。

    “贵国要开放海禁了?”岛津光久诧异的问道,随即笑道:“其实开不开放海禁又有什么区别?贵国以前未封锁海岸时每年到我国的商船也不过百艘,如今虽然禁海商船却有增无减。”

    “少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在下观察贵国所实行的丝割符制度实际令贵国商人大为头疼,不知在下说的可对?”

    岛津光久听到丝割符顿时大为恼火,说道:“贵国商人实在欺人太甚,肆意欺压我国商人,这等制度早就该废除了!”

    后来这个制度被大明的海商抓住漏洞,通过控制生丝的数量来提高生丝的价格,以谋取更高的利润。海商们在春季时相互约定只运来少量的生丝,让日本的商人互相抢购,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把生丝价格抬高,一旦价格定下来之后,海商就在夏季和秋季运来大量的生丝,从而获取巨额的利润。

    徐昌见这番话果然引起岛津光久的注意,继续说道:“但一旦我朝放开海禁之后,沿海的商人势必会蜂拥前往贵国贸易,届时各种商品都会源源不断的运达,价格势必会降下来,贵国也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话虽是这么说,但贵国海禁政策时不时就会改变,徐君刚才说贵国朝廷尚在争论是否开海禁,依本守看没那么容易。”岛津光久年少时跟在德川家光身边,对大明国内的情况甚是了解,知道大明朝廷一项决策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争论之后才能决定。

    岛津光久淡淡的回道:“这是本藩的家事,庄君就不要过问了!”

    庄文彬却假装没听懂,微笑着继续问道:“在下在澳门时多听到一些关于贵藩的闲话,听说领主大人曾经让臣下蓄发易名扮做琉球使臣前往福建进行贸易,从福州购买了大量的棉布、生丝等商品运回萨摩,不知在下说的可对?”

    岛津光久瞳孔剧烈的一震,随即冷冷的回道:“庄君听错了,本藩绝没有人私下去过福建。”岛津嘴上虽这么说,心中却十分惊讶,萨摩藩化妆成琉球人前往福建进行贸易本是十分隐秘之事,这人怎么会知道?

    徐昌提到的丝割符制度是德川家康幕府时期实行的针对生丝交割制定的价格政策,原本只适用与葡萄牙人的交易,后来在宽永八年时德川家光将其延伸到与大明商人的交易上。

    所谓的丝割符制度即规定生丝的价格由幕府派来的生丝割符老中(老中是江户幕府时期的官名)与生丝输入方共同制定,但是这个制度有个漏洞,那就是生丝的价格是在每年的春天制定,而这个商定出来的价格同样适用于夏季、秋季的交易。

    “我萨摩本就是大将军的臣下,一切自然听从大将军的安排。”岛津光久岂能听不出这时庄文彬故意挑拨,淡淡的回道。

    “少主可知道我国朝廷正在讨论全面开放海禁?”徐昌这时接过话来说道。

    徐昌见刚才半威胁的话语仍说服不了岛津光久,心中不由的有些失望,这位少主说的没错,虽然朝廷严禁海商出海贸易,但朝廷并无法阻止郑家的商船前往日本,即使有心也无力。

    这时,一直恭谨的跪坐在一旁从未说话的庄文彬突然插口道:“恕在下冒昧的问少主一句,贵藩每年能从对琉球国的贸易中获利多少?”

    “少主刚才虽然说过郑家每年都有上百艘船抵达日本国,但贵藩能从中获取多少利益?如果多的话也不至于冒充琉球人了。”岛津刚才的表情没有瞒过庄文彬,于是进一步问道。

    “二位今日是来质问我的吗?”岛津光久不悦的回道。

    “岂敢?贵国通过海外贸易所获取的利益皆被幕府和与幕府亲近的大名所占,留给贵藩的所剩无几,难道少主就不羡慕吗?”

    原来在岛津光久的祖父岛津家久担任领主时因府库空虚,曾多次命臣下打扮成琉球人前往福建贸易,不久之后甚至直接派兵将琉球国中山王尚宁掳至萨摩藩,但因为幕府干预才将尚宁送回琉球,但此后琉球事实上已经被萨摩藩控制。

    萨摩藩冒充琉球人与大明贸易一事虽然岛津家认为行事隐秘,但却不知早就被福建巡抚丁继嗣发现,丁继嗣上奏朝廷请求断绝与琉球的贸易,但礼部却认为琉球乃小国,不便与其计较。因此萨摩藩此后就一直通过琉球间接与大明进行贸易。

    岛津光久提到郑家每年有上百艘船只抵达长崎虽说是有些夸大,但也基本属于实情,徐昌这五个月来基本每天都会去长崎港转一转,据他观察这五个月内每天都有从大明来的船只抵达长崎,在这些商船中仅郑家的商船就占了至少七成。

    郑家的商船从福建漳浦、泉州出发,运载生丝、丝绸、砂糖、鹿皮、瓷器、米、铁锅等商品抵达长崎之后售卖于日本当地的商人,据徐昌估算郑家运来的商品仅仅生丝一项每年就高达十万斤,丝绸一万多匹,砂糖更是高达五百多万斤,在这些商品中又以生丝利润最大,郑家从内地收购生丝贩运到日本之后价格甚至会翻上一番还要多。

    由此可见郑家通过垄断对日贸易所获取的利益有多大,这还不包括郑家垄断台湾海峡的航路向来往的商船征收的保护费,如果再算上这项收入,郑家每年收入将会达到近四百万两,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大明朝堂堂户部的收入!

阅读大明最后的藩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