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第二战场 以身为饵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而在明了当今的局势对汉军有着不利后,关羽命身旁的门下督廖化挥舞起了令旗。

    目前已经展开交战的汉魏大军,都只是彼此的前军而已,双方各自还有着数万预备兵力未曾进入战场。

    而接下来双方的奇兵,都将从这数万大军中产生。

    ….

    当廖化高高挥舞起手中的令旗之后,汉军的大阵中顿时响起一阵阵高昂雄浑的鼓声。

    高昂雄浑的鼓声配合上井然有序的令旗指挥,让未交战的汉军都明白了关羽的意图。

    而当关羽的指令传到以糜旸为主将的汉军后军时,糜旸的眼神踊跃出升腾的战意。

    面对汉军前军因为兵器不利,渐渐陷入不利的作战局势时,关羽并没有令他的中军出击。

    他反而命令本来掩护大军侧翼的后军出击。

    关羽下达这个命令,是有着多重考虑的。

    虽然双方的大军还未全部交战,但是在这广袤的平原之外,双方大

    军的身形都被双方的将领看的清清楚楚。

    在观察之下,关羽知道魏军中的骑军目前只有许褚所率领的三千轻骑军。

    而那三千轻骑军在两军短兵相接之时,发挥的作用已经不大。

    之前关羽特地让糜旸领军保护大军侧翼,为的便是防止曹丕从关中或者河北调来大量铁骑。

    现在看来在他的计策之下,他的这点担忧并没有成真。

    在目前的战局之中,汉军侧翼的安危是无须太过担忧的。

    既然如此,糜旸所率领的后军,便是目前关羽手中最重要的一支机动兵力。

    至于他自己亲率的中军,既是中军,那么不到大战的最后关头,当然是不能轻易动用的。

    只是尽管如此,但是用兵向来周到的关羽还是只下令糜旸的大军出动一万支援前军。

    虽然关羽心中有想着保护糜旸,但关羽不是因私废公之人,况且保护糜旸也是在汉军大败的情况下。

    现在双方大军激战正酣,胜负尚未明朗,正是汉军中的每一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

    在明了关羽的命令之后,糜旸决意率领他所带来的一万益北大军前去支援张飞。

    关羽的命令并没有点名让糜旸亲自领军支援,在这种情况下,糜旸本可以指派一员大将领军前往。

    只是糜旸虽然因为经验的受限,无法敏锐地如关羽那般对汉军前军的作战态势,做出精准的判断。

    但是他知道当关羽比敌方先动用机动兵力之时,那自然是己方开始陷入劣势的时候。

    而在这种时候,他所派出的一万汉军,便起到扭转当前战场局势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糜旸必须亲自上阵。

    他知道自己不是如关张那般的万人敌,但他现在所率领前往的一万大军,是他在上庸城外一手操练的嫡系大军。

    糜旸的恩威,早已经深深根植在这一万大军心中。

    只要有他在这一万大军阵中,那么这一万大军就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强的战斗力。

    在快速的整军过后,糜旸令副将张嶷掌管留下的一万大军,他自己则亲率着另一万大军朝着前方的战场快速而去。

    而当糜旸的大军动起来之时,这上万大军的举动很快就被张辽所察觉。

    ….

    看到汉军后方的大军中,有一支大约万人的大军,开始缓缓朝着前方行进,张辽本来并无多少意外。

    他与关羽一样都是擅长指挥大军作战的宿将,汉军的这种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只是当看到那一万汉军军阵中,打的是糜旸的旗帜之后,张辽及其他魏军诸将脸上都浮现出忌惮的神色。

    公安、西城、两场大战,令当世两大名将饮恨去世。

    当曹仁这样在魏军中有着莫大声望的大将死在糜旸手中时,这让魏军诸将对糜旸心中的忌惮,都快形成一种本能的反应了。

    不久之后,在得知是糜旸亲自领军支援后,脸带忌惮的朱铄马上就驾马来到张辽身旁,对着他言道:

    「此贼不死,陛下不安,社稷不宁。」

    朱铄身为曹丕的心腹大臣兼知己好友,他短短八个字道出了曹丕心中对糜旸的忌惮甚至于仇恨。

    在听到朱铄的话语后,张辽亦心有同感的点点头。

    曹丕的心思,亦是张辽的心思。

    倒不是说张辽会如其他人一般惧怕糜旸,只是糜旸战绩太耀眼,而他又太年轻了。

    以他的年轻,只要不出任何意外的话,他完全可以耗死目前当世的任何一位名将。

    而那时候对大魏来说,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

    。

    身为大魏忠臣的张辽,自然是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

    当年因为马邑之谋他的先祖已然改过一次姓,要是汉室真的二次复兴,那难不成他的家族还要再改一次姓不成?

    在这种思绪之下,张辽当机立断的传达命令,让他看重的大将孙礼领军两万迎击糜旸所部。

    两万对一万,一倍的兵力差距,在平原地带上已经是一种很大的优势。

    从这番安排中,足可以看出张辽对糜旸的忌惮。

    于是就在糜旸领着一万大军出阵的时候,不远处的魏军后军军阵中,几乎是同时有着两万魏军出阵。

    只是与糜旸的一万大军不同的是,糜旸的一万大军是朝着正在交战的战场而去。

    而那两万魏军在孙礼的率领下,则朝着糜旸的这一万汉军径直而来。

    两万魏军的出阵,亦很快被关羽所察觉。

    看着两万魏军前进的方向,在关羽身旁的廖化情急之下赶忙提醒关羽道:「大将军,左将军兵力不足,赶紧派兵支援吧。」

    只是廖化的提醒,关羽却犹如听不见一般。

    他的眼睛只是紧紧盯着糜旸的背影。

    两万魏军的心思,关羽不是不知道,关羽亦不是不担心糜旸的安危。

    只是如果糜旸连这种场面都无法应对,那他还怎么配当他关羽的后继者?

    况且目前汉军的兵力本就少于魏军一万,若是他再派出一万大军支援糜旸,那么张飞那里他就只能派出中军支援了。

    那样的话,他机动兵力用尽之后,汉军整体的局势便会陷入更大的危难之中。

    ….

    慈不掌兵,大战一开,只有生死之分,无身份之别。

    现在面临危险的不是他关羽的女婿,而是大汉的左将军!

    而虽然魏军因为对糜旸的忌惮,出于关羽意料之外的,多派出一万大军径直奔着糜旸所部而去。

    但在这个情况下,关羽亦敏锐的抓住了一个战机。

    可以在某种局面上,扭转汉军兵力少于魏军不利局面的战机。

    而要想完成这个战机,接下来看的就是糜旸的表现了。

    当糜旸领着一万汉军朝着前方的战场步步逼近时,骑在马上的他,很快就察觉到前方有一支两万左右的魏军,正不怀好意的朝着他这一万汉军逼来。

    不止糜旸看到这一幕,就连糜旸身旁的邓艾亦看到了这一幕。

    在看到这一幕后,邓艾马上下意识地朝后方看去。

    但他却看到这一万大军的背后,并未有援军赶来。

    意识到这一点后,邓艾的脸上浮现沉重之色。

    如果说一开始大将军没有意识到,张辽会派出两万魏军前来阻击他们的话。

    那么现在他们都已经看到两万魏军朝着他们而来,大将军不可能看不到。

    而以大将军的作战经验,他更加不可能不知道两万对一万,接下来这一万汉军会面临着多大的压力。

    只是大将军知道,却不派出援军支援,很明显是想将他这一万大军,顺水推舟当做拖住那两万魏军的诱饵。

    邓艾很快的将自己的判断告诉给糜旸。

    糜旸在听完邓艾的推断后,领军往前的他陷入一片短暂的沉默中。

    就在邓艾以为糜旸会因此事生气时,糜旸却展现了笑容对邓艾言道:

    「当年与曹操汉水相会时,曹操就说若当初伯父受他表召,则我为其所有也。」

    「曹操当年的感慨,现在那些逆魏的不肖子孙方才醒悟过来,急着想要我的项上人头。

    岂不晚乎

    ?」

    「贼军虽众,无所惧也。在汉为汉,今日若无我身饵贼,恐军无孑遗矣。」

    说完这番话后,糜旸当即对他身后的一万大军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

    全***东三百步。

    很明显,糜旸是要以自身为诱饵,来将那本来就朝他逼近的两万魏军,来吸引到另一处战场。

    既然今日一战是对大汉至关重要的一战,那么他自然愿意为大汉付出。

    糜旸在平时是颇为谨慎的人,这从他每次出游都会带着亲卫出行便可知道。

    只是谨慎不是退缩。

    现在的糜旸与大汉的命运早已方方面面的交缠在一起,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不可以退。

    而既然不能退缩,那便尽量掌握着一定的主动权。

    当糜旸的大军在两军阵前突然转向的时候,他这一万大军的动静被两军的将领看的清清楚楚的。

    【鉴于大环境如此,

    而率领着两万魏军的孙礼见状,当即下令身后的魏军加快脚步。

    正在领军与张飞对抗的曹休见状,他马上传达命令给许褚,让他率领剩下的两千多轻骑军前去协助孙礼。

    其他将领对糜旸可能是忌惮,但曹休对糜旸可就是忌恨了。

    在场的魏军将领没有一个是庸才,哪怕没有着事先的沟通,他们也知道张辽的目的是什么。

    而一直在注意着糜旸动向的关羽,在看到这一幕后,他便将目光从糜旸的所在收回。

    这才是他关羽的女婿,这才配当他关羽的后继者!

    因为先从汉军的阵型中出发,所以在孙礼及许褚所部到达前,糜旸抢先到达预定位置。

    在率领着大军到达预定位置后,糜旸当即下令身后的汉军列好阵势。

    虽然离着张飞与曹休的战场有着三百步远,但那处震天的哀嚎喊杀声,还是能清晰的传入这方汉军的耳中。

    这说明那方战场中,双方的战况依旧很勐烈。

    而后糜旸看着不断朝着他逼近的两万多魏军,他从战马上跃下,举起丁封从一旁递过来的长枪。

    既已连兵决雌雄,那我自当同浴血!

    酱油拌历史

    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关羽不断的吸取经验并且不断的成长着,及至现在的关羽,已然可以打出威震华夏那般令人惊艳的优秀战例。

    现在的关羽,几乎就在瞬息之间判断出当今的双方作战局势。

    正因为后果十分严重,所以每当一方主将要动用奇兵时,都会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数万人的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最重要的是,要想不出差错的动用奇兵,十分考验将领对战场局势的判断力及他临机应变的能力。

    关羽自从军以来,最早是以个人勇武闻名天下,而对于指挥大军作战,一开始他并不擅长。

    正因为关羽一开始不是如韩信那般天赋卓绝之辈,所以早期他并不乏被人击败的战例。

    关羽的开始与绝大多数人一样,但刘关张三兄弟皆是心志卓绝之辈,坚定的心志让关羽十分的好学。

    孙武这句话中的奇兵,准确来说指的应当是大军的机动兵力或者预备兵力。

    所以孙武才会在说完这句话后,紧接着说道:「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至于许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大军的主将应该学会出奇制胜,其实也不算谬误。

    而这种能力除去一些天赋异禀之辈之外,大多数将领只能靠着多年的从军经历慢慢培养。

    汉军主将关羽,正是那大多数将领中的一员。

    若有一点决断错误,那都有可能顷刻间引起大军的慌乱乃至于溃败。

    这种后果无疑是很严重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个作战理想的具体解释是:当大军双方交战进入焦灼状态时,领兵将领应该在恰当的时机投入机动部队。

    而这一点若做的好了,那么将领后续投入的机动部队,就会成为获胜的关键。

    只是孙武所说的这看似简单的短短九个字,却成为了华夏数千年以来,无数将领成为名将的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门槛。

    什么时机适合投入己方的机动兵力,一次投入多少机动兵力,该动用哪部分的机动兵力,主将一旦要动用奇兵无疑都要考虑这三方面的问题。

    而这三方面的问题,则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因为善用机动兵力,本来就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战术。

    甚至可以说是古代行军打仗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战术。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是华夏兵圣孙武提出的一个重要作战理念。

    虽然这个作战理念是孙武在春秋时期提出的,但是这种思想是很先进的。

阅读糜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