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文名早已盖天下,十字街头舍粥忙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还有不少好事的百姓围观,偶尔有人指指点点,两人也毫不在意。

    不过,这次吕大国师倒是把从高义身上丢的面子,全都给找回来了。也亏得梁老爷子没答应吕西星提出的“输了在脸上画圈”的要求,不然此时怕已经成了包公了。

    梁道行和何云两人,知道老太太生日,都派人送了贺礼过来。梁道行送了自己画的一副“松鹤图”,何云则是写了斗大的一个“寿”字。

    他们两个听说今天宋三亲自唱戏,其实蛮想过来看一看,但是毕竟身在公门,实在抽不开身。这天下和宋三这种闲的跑来亲自舍粥的官员,毕竟在少数。当然,也幸亏在少数。

    这次的粥实在好喝,而且宋三居然还在一旁准备了白糖,喜欢甜食的百姓,可以去盛一勺白糖在粥里。舍粥还带白糖?也算是千古奇闻。这个先例宋三一开,也弄得日后那些接班的县令只好跟着学,当然这是后话。

    只是倒苦了马县丞,他此时正一脸无奈的在家里打着算盘,盘算着这位县太爷这次的经费,从哪里给补上。反正宋三告诉他了,除了不准从百姓的税收上出,爱从哪里补就从哪里补,反正他一定有办法的。嗯,宋三就是这么认为的。

    “大哥。”孙琦又推着一车粥走了过来,像是拿一个空桶一样,轻松的把一大桶粥卸下车子,而后笑道“蒜都腌好了。整整腌了四大缸,够了吧?”

    “够了够了!”宋三笑着晃动了一下发酸的肩膀,示意旁边的一个衙役接替自己的工作,也顺便给自己盛了碗粥。喝了一口热乎乎的腊八粥,觉得身子暖了些,才问道“你和三弟排练的怎么样了?”

    “你就放心吧。”孙琦撇了撇嘴笑道“咱娘看着保准高兴。”

    今天按照宋三的安排,三兄弟都要上台演戏,孙琦的剧本太过悲壮,宋三怕老太太看了整晚难受,便让孙琦和高义也排练了一出,在之后上台活跃气氛。不过这次不是正经的戏剧,而是《踏摇娘》。

    《踏摇娘》是唐小戏。唐小戏本质上不能算是戏剧,应该算是歌舞,但是在中国戏剧史上,却和参军戏、角抵戏一样,有着重要地位。

    这个《踏摇娘》讲的,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常常受到酒鬼丈夫的责打,因为这个女子诉说自己经历的时候,一边唱歌,一边踏着脚步摇摆跳舞,才叫《踏摇娘》。其实跳的是类似沙族的肚皮舞之类的舞蹈,而且一边跳,还要一边躲避丈夫的袭击。那丈夫在各种扑空之中,丑态百出,引人发笑。

    标准的喜剧的外表,悲剧的内核。

    《踏摇娘》孙琦和高义都会,倒是宋三以前从来没看过。他只知道,这戏在唐朝之时,曾经盛行一时。其实他到现在也没看过,孙琦和高义这种事情,当然是背着他排练的。

    “对了!”孙琦几乎一口一碗的喝着粥,随手掏出一封信道“四妹来信了。”随即看着一脸欢喜的宋三,小声道“放心,我在大门口截下来的,没给嫂子看。”

    宋三哭笑不得的拿过信,他现在当然不怕菲儿看到,不过看着孙琦一脸邀功的样子,只好说了一句“聪明。”孙琦顿时得意的傻笑起来。

    “写的啥?”孙琦一脸好奇的看着那个信封问道。

    宋三也不避他,就直接拆开信封,拿出信纸展开来,孙琦却一脸不解的叫道“这啥玩意儿?”

    那张纸上,只是用几笔线条画了一个温馨的笑脸,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嘿嘿……”宋三满脸花痴的表情,仔细的把信收好放进纳囊,看了一眼满脑门子问号的孙琦,笑道“你不懂。”

    “……”孙琦怎么可能懂?

    前些日子,宋三写信告诉高圆儿,自己开春考中举人,就和皇上请求赐婚,去边关娶她。这个笑脸就是高圆儿的回复。

    “走吧,回去了。”宋三满脸笑意的紧了紧披着的大氅,招呼了一声吕西星和梁老爷子,然后朝着百姓拱手道别,这才一行人往家中走去。

    中午自然随意喝点腊八粥了事,但是晚上,宋三要亲自下厨,给老太太做菜。

    “三郎,你腌那么多的腊八蒜干嘛?”吕西星一边走,一边不解的问道。

    “啊?”宋三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听到吕西星发问,抬起头笑道“送礼啊!”

    “送礼?”吕西星几人一脸茫然道“送给谁?”

    宋三掰着手指数道“嗯……二婶儿家送点,还有王嬴那里也要。哦!恩师爱吃,多给他寄些,还有到时候让同文和仙琼也带些回去,圆儿不爱吃这东西,就算了,不行,还是寄去点儿,让她给战友们都分点,毕竟还有李县令他们呢……梁公和何知府也要送,对了,万岁和八王,还有众相公的那份,让广禄他们进京的时候给带去……”

    吕西星目瞪口呆的指着宋三道“你……你准备给万岁和那帮犊子……送腊八蒜?还有让同文他们带回去什么意思?你是要给世家家主送大蒜吗?”

    宋三看他的样子,也有些心虚道“要不……再腌点儿酱菜?”

    “你这是疯了啊!”吕西星实在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宋三诧异的看着他,一脸不服道“我腌的酱菜很好吃的!”

    虽然忙碌,不过仍然没人让宋三干活,他无聊的发慌,便跑去街头亲自给那帮端着碗的百姓盛粥。古平县的百姓哪个不认识他?况且他那一头惨兮兮的头发,辨识度相当之高。

    一个个百姓看到县太爷亲自来盛粥,顿时激动的千恩万谢,宋三和每一个人点头微笑,他看到这帮子百姓说他的粥好喝,实在开心极了。吕西星却坐在一旁,手里端着粥碗,他对面是梁老爷子,两个人一边喝着粥,还一边下着棋。就是那个民间常下的“两碗吃一碗”。

    转眼,已经到了腊八。

    整个县衙都开始忙碌起来。女眷们围坐在一起,就连老太太都在。他们一边说笑着一边剥着蒜,面前的木盆里,已经剥了满满的一盆。随即庄瑶跑来换上一个空盆,顺便把那满满的一盆蒜拿出去,倒在外面一口大缸中,司马书抱着醋坛子,一坛子一坛子的往里倒醋。

    对,只有醋,坚决不要糖。腊八蒜是有尊严的,它——不是糖蒜!

    每年腊八,衙门都要放粥,不单单是衙门,梁家这样的大家族,还有白云观这种道观,都是要煮了粥来舍放的,就连有些有余力的小门小户,也会象征性的煮上一锅粥,挨家邻居送上一碗,这是本朝之前就有的习俗。

    但是本朝朝廷更加重视一些,因为据说本朝太祖李升,当年穷困潦倒,几乎饿死街头,就是喝了一家大户舍放的腊八粥,才活了下来。

    当然,以前的县衙舍的粥,肯定没有宋三给的料这么足,这粥里还放了红枣桂圆之类,平日百姓自己家喝,也喝不了这么好的。当然,腊八粥再贵,也实在用不了几个钱,而且这玩意儿,是走公账的。古平县的财政其实还不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说得过去。至少……毫无集体意识的宋大知县,是这么想的。

    现代人是无法理解古代人,对于戏剧的喜爱程度的。你能理解当时美国人评价梅兰芳的那句,“受远东五万万人喜爱的艺术家”吗?当时整个远东,也就五万万人。

    当然,如今只是个开始,毕竟时间尚短。等时间久了,戏剧必将以一种无法想象的力量,占领整个时代。因为华夏对于戏剧数千年的等待太久了,实在太久了。

    就像是压制多年的火山,一旦喷发出来,便迅速的以无可比拟的、对于旧文化形态摧枯拉朽的姿态,站在了这个时代的最前沿。

    我认真的!

    张龙赵虎自然不会掺和女人家的事情,他们两个在厨房烧火,灶台的大锅里煮的是腊八粥。高义和王嬴按照宋三给出的顺序,一样样的往粥里加入各种谷物。一锅煮好,孙琦带着几个衙役,推着个小车过来,把锅里的粥盛到木桶里,然后推出衙门。

    这一次,金莲却是答应了。

    只是为了老太太的健康和孙琦的生命着想,那个剧本基本上等于宋三从新写了一遍。名字叫做《孙门英烈传》。据说孙琦还在写新的剧本,不过宋三本身……不是特别期待。

    另外,他还给八王写信,想要朝廷出资,在各地建设比勾栏更正规的官方剧院,以此的盈利全部捐赠寒门子弟读书。不过八王还没有给出回复,还要等户部的计算结果。户部有一堆学者,专门负责算学问题。

    但是宋三知道,这个钱不但会赚,而且会大赚。

    宋三太喜欢《赵氏孤儿》了,从某种意义上,他虽然认为《牡丹亭》的文学水平更高,但是他却更喜欢《赵氏孤儿》。

    什么?你说这出戏在除夕夜,显的太悲剧了?别逗了,宋大知县能考虑这种事情?

    当然,金莲打死都不同意和他一起演《赵氏孤儿》,而且他自己也知道,跑去皇帝面前亲自登台,有点不太靠谱。不过孙琦的那个剧本,倒是他和金莲在排练,他想在老太太生日时登台,一来过过戏瘾,二来也表表孝心。

    吕西星和梁老爷子已经被他们一手搞出来的事情,彻底惊呆了。他们知道这个东西很厉害,但是谁也没想过会到这一步,现在整个中原,已经疯狂了。甚至八王已经来信,要宋吕社进京唱戏。这是圣旨,因为万岁爷要在除夕夜,听宋吕社唱戏。

    宋三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惊讶,不过这也在他的预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如此之快。所以他现在正在给宋吕社排演新戏,为了除夕夜做准备。他当然不会只拿出一部《牡丹亭》应付了事,这次他排演的是《赵氏孤儿》。

    当然,宋三本身自然也有不少本子拿出来,宋吕社也在不断的排演中,偶尔也演出先前的《牡丹亭》,不过不是在梁家的大院中,而是在城郊的一块儿大空地上。也不用买票,想看的人都可以来看。这样的演出就举行了一次,结果整个古平县万人空巷。

    为了社会安定,宋三还是在张龙赵虎的劝说下,放弃了一个月来一次的想法。

    当然,他也知道,戏不频繁的演出,是根本不行的。所以,他已经开始研究“宋吕社中原巡演”的事情了。

阅读文惊海内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