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州城外思灞桥,大国尚无小梨园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所以当孙琦看到宋三站在勾栏外,远远的看着里面舞台上的杂剧不动的时候,眼睛顿时一亮,上前问道“大哥,你也喜欢这个?”

    宋三点了点头,但实际上并没有听到他说什么。他看着那个简陋的舞台上面,那几个带着粗糙面具的人,在混乱的音乐中,表演着不知所谓的东西。他知道,这就是他一直想亲眼看看的,中国戏剧的开端。

    虽然这里并不这么称呼,但宋三知道,这就是“宋杂剧”。

    “戏剧,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宋三心中暗暗自语。

    他一直在想,在这个有文能的时代,绝不会诞生一个禁止科举的元朝了,那么是不是代表,像是关汉卿他们这种,一个时代最顶级的文人群体,永远不会被逼迫到混迹勾栏?那么元杂剧呢?是不是代表现在眼前这些粗糙的杂剧,永远不能蜕变成辉煌的元杂剧?

    很有可能,毕竟,唐诗已经没有了。

    华夏的文脉中,可以勉强的接受失去唐诗,因为至少还有《诗经》、还有《楚辞》、还有陶渊明。但是绝对不能失去元杂剧,因为那样我们的文脉中,就会永远少了戏剧。

    美学最基础的三样表达形式,是诗歌、绘画、戏剧。其他一切的古代艺术和现代艺术,无论你多古老或多新潮,都永远离不了这三样的影子。

    老子、孔子、墨子、屈原……这些先秦百家,都没听过戏。司马迁的《史记》给后来的戏曲提供了无数的题材,可是他也没听过戏。那些魏晋名士也没有,开明的孝文帝、伟大的唐太宗,也没有。

    中国戏曲的开始太晚,比印度的梵剧、希腊的悲剧晚了一千多年,即便这个时代的圣人不死不灭,即便这个时代有文能这种神奇的力量,华夏至今也仍然没有完整的、可以称之为美学的戏剧。

    “那就让你更早一些出现吧。”宋三心中想。所以秦槐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任凭他有千万计谋,也绝不会想到,宋三懂戏剧。

    宋三来到这个世界后,其实一直都不肯定自己能不能成为圣人,可他从来没怀疑过自己能不能进入文脉。

    因为只要他把《牡丹亭》这些戏剧搞出来,他就必定成为英魂。这功劳,等价于孔子当年编写出《诗经》。

    只不过宋三更想尝试一下圣道。

    对于现在的杂剧,初看时觉得有趣,但看过了、了解了,也就罢了,这种粗糙至极的杂剧,实在没有必要看下去。

    孙琦会觉得有趣,那是他没有看过更多。可是宋三从六岁多,第一次听京剧的时候,就成为戏迷了。他小时候连动画片都不爱看,他可以说是听着、看着各种戏曲长大的,他怎么会爱看这种东西。

    “走吧。”宋三笑了笑,对众人说道“没什么可看的,不好看。”

    “这都不好看?”孙琦晃了晃脑袋跟了上去。

    夜幕下,青州的夜市灯火通明,这是古平县只有节日时候才有的气氛。四个人慢慢的逛着,王嬴时不时的介绍些古平县没有的事物,其实他也只在去年来过一次,但是记性却好。他说他上次来,那些老文生就是这么给他介绍的。

    宋三他们顿时恍然,这是一种无形传统。只是,他们并不想明年,再来给新的文生介绍青州的夜市。今年他们必须成为秀才。

    方才只顾着喝酒,没吃什么菜,逛了一会儿倒是饿了。尤其是孙琦,那一桌子酒菜就算全都让他一个人吃,他也吃不饱的。

    四个人便在一个露天的面摊前坐下来,招呼老板煮面。这年头没有成型的挂面,尤其是在山东这种北方地区,面摊上的面都是现做的。

    宋三看着老板手里翻飞的面团,神色有些恍惚,他想到了方才高义他们三个,在一个摊位前捞鱼的样子,简直像是三个孩子。然后一阵轻风把他惨然的鬓角吹到了眼前,他用手捋了一下,心想“或许真的老了。”

    老板把面下到锅里的时候,高义和王嬴已经开始下棋,不是围棋和象棋,而是一种乡下的下法。每人五个旗子,一个五乘五的网格棋盘,己方两个在一条横竖直线上并拢的棋子,靠在对方单一的一个棋子旁边,便可以提对方那颗子,最后只剩一个棋子的人,便输了。

    后世那个宋三小时候很喜欢这个棋,他的爷爷也喜欢。他记得他爷爷每次带着他,拎着马扎儿出门,和邻居的老头儿们,在地上用碎砖块儿画上棋盘,然后各自转身捡几个石子做棋子,一玩儿就是一整个下午。

    他们那里叫这种棋“两碗吃一碗”。看似简单,但不容易,一旦双方各自进行稀奇古怪的封止,那么就更是变化万千了。

    “没想到原来这棋这么早就有了。”宋三想道“这便是事物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命力么?”有的事物,看似高雅,却很快的消失了,被人遗忘了。有些事物看似俗套,却可以流传很久很久。

    高义从来没有来过青州,宋三也没有。只有孙琦每年能来几次,帮着自己老娘看望拜访一些朋友。他很喜欢青州,最喜欢的是去勾栏瓦舍看戏,还有去青楼,给那些个风尘女子吟诗。

    他觉得青州的女子懂诗、爱诗,乃是人生知己。

    这些古平县的文生有老有少,但是本届的考生就只有宋三他们三个。秀才不是想考就能考的,首先每年的三甲文生,有资格参加秀才考试,可如果考不上,那么第二年就要先在县里进行初选,古平县每年除了三甲,只有十个名额。可见机会珍贵。

    另宋三惊讶的是,其中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文生,这种老文生按道理早就应该放弃考试了,因为能考上早就考上了。他们和马大江不同,马大江第一次就考中了秀才,只是不愿意学习伪战技而已。

    攀谈之下,宋三才对这个老文生心生敬佩。这个老文生的确早就不考试了,但是这次听到杨业殉国,悲愤之下决定继续考,他说“一年考不上,就再考,考到死。就算死前一天成为秀才,我也要去边关给那帮雪狗身上添一道口子。”

    王嬴二十出头年纪,他是去年的文生第三,但是没有考中秀才。今年在和一帮老文人的名额争夺中,去年的第一第二都失败了,他却抢到了一个名额。

    这王嬴似乎不是很能喝酒,喝了大两碗,脸上便通红如血。旁人也不再劝他喝酒,君子不强人所难。

    可能是因为都是年轻人,王嬴和宋三他们倒是聊熟了,等一起吃完酒,众人各自散去,他便主动拉着三人去逛青州的夜市,宋三几人当然也不会拒绝。

    宋三写过一个剧本,那里面写的是一个内心纠结、动摇、不舍,然后拒绝的关羽。正因为动摇,之后的拒绝才显得珍贵,也正因为动摇,关羽才是义绝。

    他必须动摇,也一定会动摇。关羽成为天下义绝,并且能至今被人膜拜的原因,不是温酒斩华雄、不是三英战吕布、不是斩颜良诛文丑、不是过五关斩六将、不是单刀赴会,而是华容道上对曹操的那次宽恕。

    宋三是酷爱京剧成痴的。京剧的《华容道》里面,曹操接连被埋伏,听到张飞、赵云的名字时,吓的魂飞魄散,抱头逃窜。可当在华容道遇到关羽时,听到手下兵将回报说“上站者关羽。”他就笑了,他说“那便无事了。”

    他不是宋三,进入文脉这种事情,他从来都没想过。他甚至不是马大江,他都从来没有想过成为文人。他不是鸿鹄,他只是燕雀,而这已经是一只燕雀能做的全部了。

    当然也有一些踌躇满志,抱着必胜之心来的,比如那个叫王嬴的。

    还好那些个最先来到青州的考生,已经帮着后来的同县考生预定了房间。那些先来的古平县考生,早都知道了宋三几个人的名字,那次中秋文会,可是惊动不小。

    此时见了宋三他们,便都嚷着要出去聚会,宋三和他们虽然不熟,但出了门就是同乡,也不好薄人面子。

    许多人认为关云长的心,绝不会动摇。宋三看过许多演员,他们在戏剧、电影、电视剧中,演到这一段时,脸上都无比坚定,生怕观众看出一丝关羽的动摇。

    可他们都错了!

    无论如何,宋三他们此时的心,都比那时的关云长坚定。

    从古平县,到青州,他们来了。

    他们当然是来考秀才的。在古平县这次赴考的文生中,他们是出发的最晚的一批人。青州城安排专门招待考生的客栈中,早已人满为患。

    宋三每次看到这里都会想“他是真的知道关羽不会杀自己的。”,就像他知道,那天灞桥之上,关羽不会留下一样。那天,他必须要走,因为他是关云长;今日,他必须要放自己离去,因为他是关云长。这才是曹操喜欢关羽的原因——他们是一样的人。

    诸葛亮当然也知道的,就连刘备恐怕也知道的,可他们就是派关羽去了,因为他们也喜欢这样的关云长。

    “秋叶残凋,金乌萧条……”

    宋三看着青州城外,满地的落叶,看着被秋风吹起的灰尘遮蔽的,有些朦胧的白日,心中想了这句西河大鼓《灞桥挑袍》的唱词。

    关云长当年面对放声痛哭的曹操,面对充满浓情的水酒,面对那件血红的长袍,内心是否也和他们现在一样坚定?

阅读文惊海内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