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疑心病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wx.org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皆没想到皇上问的竟是这么一件小事,温体仁看了一眼这几样东西,笑着跟崇祯回道:“陛下,这几样物事臣也见过,这是玉米”说着将玉米拿起来在众人面前转了一圈,继续说道:“京师的百姓将其磨成面煮粥,味道不错,臣也经常喝。”

    “至于这个嘛,乃是番薯,万历年间从海外传到我大明,故徐文定公致仕后曾在老家松江府试种过,文定公曾想将其在江南推广开来,但直到故世都未成功。”温体仁口中的徐文定公就是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的徐光启,已于崇祯六年去世,死后崇祯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其余众人大都没见过这几样东西,皆静静的听着温体仁讲述这三样物事是什么东西。

    “哦,文定公竟然也推广过番薯?”崇祯听到徐光启生前也推广过番薯顿时大感兴趣,身子前倾,问道。

    “故文定公在他的著作《农政全书》中曾记载过此物,详细记述了此物如何种植,臣闲来无事时曾拜读过。”温体仁恭敬的回道。

    “温卿刚才说文定公曾在松江府推广过,为何没有成功?卿可知其中原因。”崇祯自登基以来日理万机,光是处理政事已经是忙得焦头烂额自然没有时间读书,这还是首次听说徐光启的书中曾提到过番薯。

    “此物味道甘甜,百姓又将其称作甘薯,此物不多吃容易积食。至于为何没有推广出去,臣推测大抵江南百姓比较富裕,看不上此物。”温体仁自己是乌程人,当地的百姓基本没有种植番薯的习惯,当然具体原因他也不清楚,只是推测道。

    “原来如此!朕猜想也是这个原因,此物当真能赈灾?”崇祯点点头同意温体仁的说法,随后又问道。

    这时,一直站在最后的工科给事中傅元初站出来,躬身说道:“陛下,据臣所知此物确实可赈灾。”

    “哦?傅卿如何知道?”

    “陛下,微臣乃是福建人,闵地地少人多,历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再加上当地时常会遭受风灾,百姓自古以来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也是为何臣要建议朝廷开放海禁的原因,福建一地的百姓为养家糊口才出海谋生.......”

    “傅大人,陛下问你番薯的事,你怎么又扯到海禁上了?”户部尚书程国祥见傅元初话没说两句就又扯到海禁上,连忙转身斥道。

    “陛下恕罪!”傅元初连忙躬身请罪。

    “傅卿继续说说番薯,海禁一事等会再说。”崇祯连忙摆手让傅元初继续说下去。

    “是,陛下。微臣刚才说道闵地的百姓靠山吃山,但地太少如果来了风灾全家靠这么点地根本吃不饱,后来福建当地一个叫陈振龙的商人从吕宋带回来这番薯一物,后在巡抚金学曾的大力推广下,此物才在福建当地广泛种植开来,自此之后福建再有灾害百姓饿死的就少了许多。”傅元初将番薯在福建的种植情况向众人娓娓道来。

    “这么说番薯确实能够赈灾?”崇祯激动的站起来问道。

    “陛下,确实如此。”傅元初斩钉截铁的回道。

    “那为何金学曾当时不向朝廷建议将其推广到各地去?”崇祯疑惑的问道。

    “这......微臣就不是很清楚了。”

    “陛下,如今遭灾的大多都是流民,本身地就少,种粮食都不够又怎会空出地来种植番薯。”户部尚书程国祥回道。

    “陛下,番薯一物不占用良田,而且产量极高,一亩地可产数十石,可供全家数口人一年食用,只是此物不宜存储。”傅元初回道。

    “昨日纪王上的折子中有提到如何储存番薯,据他所说可以挖一深丈许的地窖,将番薯存放在地窖中可以保存一个冬天。纪王已经在他的农庄里试验过了。”崇祯想起朱桓奏折中提到的贮存方法,实际上朱桓随同贺表一起还上了一份奏折,折子中详细记录了这三种作物如何种植、如何储存以及如何制作成食物。

    不料崇祯刚刚说完吏部尚书薛国观就出列问道:“陛下,朝廷赐给纪王的田地应该由当地有司管理,交给原有的农户种植,岂能任由纪王派人耕作?”

    崇祯不料刚才寻常的一句话就被薛国观觉察出其中的漏洞,回道:“纪王的农庄交由他自己打理是朕同意的。”

    “陛下,这不合规矩。”薛国观依然坚持道。

    “好了,先不说这个。诸卿觉得是否可以由朝廷下令让各地官府推广种植番薯?”崇祯摆手让薛国观不要在纠缠,转而问道大规模推广番薯是否可行。

    “陛下,臣觉得可行,既然番薯产量如此之高,又不占用良田,百姓可以在房前屋后种植一些就能在青黄不接时救急,如此当可大大减少流民的数量。”温体仁第一个站出来赞成道。

    “陛下,臣也赞同。”紧接着薛国观、程国祥也皆站出来同意道,此事做起来不难,只需向各地官府下一道旨意即可,众人又不用承担责任,如果真能减少流民的数量,以后论起功劳来他们几人皆能沾点光。

    “好,此事就交由你们户部来办,尽快将番薯推广到各地。”

    “臣遵旨。”程国祥躬身领旨。

    “接下来,海禁一事.......”

    “陛下,臣反对开海禁!”

    崇祯话未说完,只见吏部尚书薛国观、户部尚书程国祥、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人皆出列反对道。

    《大明最后的藩王》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明最后的藩王请大家收藏:()大明最后的藩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是,陛下。”曹化淳亲自去将身后小太监一直端在手上的托盘接过来送到几位大学士身前。

    “诸卿,这是昨儿纪王为朕贺寿献上来的几样宝物,据纪王说这三样物事是百姓日常吃的食物,听说产量比米麦要高出不少,而且不占用良田,纪王建议朝廷将此三样作物推广到全国,对此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崇祯指着托盘上的玉米、番薯、洋芋对众人说道。

    曹化淳听到陛下的话愣了一下,随即就明白过来皇上的意思,小声的回道:“皇爷,据荆州的探子们回报,纪王自从抵达荆州之后就从未离开王府一步,会见的官员除了本地的知府和盐运使宋大人之外就只有熊大人了。”

    “哦,熊文灿在奏折中提到过他去荆州与宋一鹤商议来年军饷一事时顺便去纪王府拜见了纪王。”崇祯点点头回道,他曾让曹化淳特意嘱咐过布置在荆州的探子每隔一个月都要向他汇报纪王的动向,包括见了哪些人,有无异常举动,幸好近一年多来并无任何反常之处,这让崇祯稍微松了一口气。

    曹化淳悄悄抬起头偷偷打量一眼崇祯,见陛下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小声道:“皇爷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朝廷对于在外的藩王可谓是防范周密,各地藩王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地方官员的眼睛,藩王无兵无权又在重重监视之下,无法生起任何风波。”

    “众卿平身。”崇祯见几人在殿外冻的浑身打哆嗦,连忙吩咐在一旁侍候的太监道:“去吩咐膳房给几位大学士各准备一碗姜汤。”

    “臣多谢陛下关心。”众人连忙躬身道谢。

    “今儿本是讨论开海禁一事,但在讨论之前朕有件事问问在座的诸卿。去把昨日纪王进贡的那几样物事呈上来。”崇祯转身朝曹化淳吩咐道。

    “原来陛下是为这件事烦心,皇叔自出生起就被关押在宫中,宫中又有个客氏一手遮天,向来看皇叔母子不顺眼,他性子自然急了一些。陛下开恩将他放出宫外,又给他请了老师,过个几年性子自然就好了。”田妃聪敏又善解人意,什么话都是顺着崇祯的心意说,自然明白皇上担心什么。

    “是这样吗?陈其猷只是个举子,当初进士落榜后还是桓弟向朕推荐的,难道此人确实有过人之处?”崇祯陷入沉思中,当初任命陈其猷为纪王府长史时礼部的官员皆是反对的,一个连进士都未上榜的人有这么大能力吗?还是说当初桓弟提出的改革湖广盐政的方略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崇祯不由的想起不久前湖广盐运司上奏的折子中提到今年湖广盐运司收入当在三十五万两左右,其中来自食盐拍卖所得为三十万两,盐课收入预计在五万两左右,这还是湖广实施新盐政第二年就取得如此成就,怪不得连陕西巡抚孙传庭都要效仿湖广实行新盐政。

    “说的也是!”曹化淳一番话让崇祯轻松不少,这时见太监在殿外通报大学士们已经在殿外等候了,连忙正正身子让他们进来。

    “臣温体仁、程国祥.......见过陛下!”内阁首辅温体仁、吏部尚书薛国观、户部尚书程国祥、兵部尚书杨嗣昌等人一起跪下行礼,工科给事中傅元初是首倡开海禁之人自然也在内。

    次日,崇祯早早的就来到养心殿,今日他本打算召见几位内阁大学士一起商量一下前不久工科给事中傅元初上奏的关于开海禁的折子,前次朝会上大臣们对是否开海禁争论不休,因此崇祯打算先听听内阁大学士们的意见。

    崇祯见前去通传的太监还没回来,此时养心殿中只有曹化淳和几个贴身侍候的太监在,于是将曹化淳叫过来问道:“纪王最近可有异常举动?”

    田妃话刚说出口随即醒悟到崇祯最不喜后宫干涉外朝政事,忙小心翼翼的说道:“臣妾该死,不该问陛下外朝的事。”

    不料,崇祯并未怪罪反而拉着她的手让他做到身边来,轻声说道:“爱妃帮朕分析分析桓弟在宫中时脾气一向倔强,不讨人喜,为何短短几年时间就完全变了副模样?”

    崇祯低头看去果然看到袖子已经破损,他一向节俭并不像以前的皇帝一件衣服只穿一次,衣服经常穿到破的不能再破才会让尚衣局重新做件新的,遂一边脱下龙袍一边对田妃说道:“不劳烦爱妃了,明日送到尚衣局让下人们补吧。”

    “陛下,还是臣妾来吧,下人们毛手毛脚的补出来不合陛下的心意。”田妃边说着边帮崇祯脱下里面破了的内衣,她一向知道皇上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知道陛下节俭,所以在皇上面前从来穿的都是旧衣服,这也让崇祯对她格外宠爱经常会赏赐一些江南织造局进贡上来的绸缎。

    这也是田妃为何一直不讨周皇后喜欢的原因,在陛下面前是一幅模样,在嫔妃们面前又是另一幅模样,因此经常找机会羞辱她。有一次,田妃去皇后住的宫中请安,周后楞是让她在寒冬腊月的宫外呆了一个多时辰,连比田妃晚来的袁妃都比她早进去。

    然而这一切都让他陷入矛盾当中,一方面湖广新盐政取得的成效令崇祯大为惊喜,另一方面想到这一切皆来自于自己的亲弟弟又让他极为不舒服,表面上他是相信朱由桓是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历朝定下的种种限制藩王的措施,都让藩王起兵造反变得极为困难,但他本质上又是极为多疑的一个人,不但不相信朝中的文武官员,就连手足兄弟都无法相信。

    田妃见崇祯沉默着不说话,正想说些话开解一番却发现崇祯龙袍下穿的内衣袖子已有些破损了,忙提醒道:“陛下,您的袖子都磨破了,快换下来让臣妾给您补补吧。”

    刚才被刘太后取笑一句过个生日就能发笔小财的崇祯今日也难得对后宫的嫔妃们大方了一回,从各地进贡上来的寿礼中捡几样珍贵的赏赐给各宫的嫔妃,其余的都交由周皇后处置。

    这其中还闹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因田贵妃对熊文灿进贡那一对珍珠爱不释手,崇祯就顺手就赏赐给了她,令周皇后大为不悦,但当着太后、太妃等人的面周后也不便发火,等到崇祯走后周皇后又从寿礼中挑出一些赏赐了众嫔妃,唯独没有田贵妃的份。

    是夜,崇祯到田贵妃的宫中歇息,田贵妃满腹委屈的正想找皇上哭诉一番,但却瞧见崇祯坐在床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顿时将一肚子委屈的话全都咽了回去,上前劝慰道:“今日是陛下大喜的日子,皇爷为何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可是外朝又有什么事惹陛下不开心了?”

阅读大明最后的藩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wx.org)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