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杨鹤之死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是,王爷,属下亲自跑一趟吧!”

    可恰恰就在此时杨鹤却病死了,杨嗣昌目前是宣大总督,已经向崇祯请求回家丁忧去了。一旦崇祯决定采纳杨嗣昌的方略,必定会夺情任命他为兵部尚书,这将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到时又会掀起一场争论。即使到最后崇祯坚持要让杨嗣昌任兵部尚书,他的位子也站不稳,会处处受到掣肘。而此时的大明已经经不起这么折腾了。

    “徐忠,你马上安排人去一趟袁州,务必要见到杨嗣昌大人。将我有意通过盐课筹集军饷的提议告知杨大人。”朱桓站起来吩咐道,这件事他必须取得杨嗣昌的支持。

    “兵部尚书张大人什么意见?”朱桓在大明已经呆了五年时间了,对这种事早已习惯。

    “回王爷,张大人因病请假,并未出席早朝。”

    “因病请假?本王看应该是怕皇兄责罚吧,清军一路南下连克十几座城池,张凤翼乃是督师,不管怎么说他都有责任。”朱桓轻笑了一声说道。

    想到杨嗣昌不久之后就会就任兵部尚书,正式提出剿匪及增饷方略,他动作必须加快了,一旦朝廷决定接纳杨嗣昌的增饷方略,按亩加派之后,自己提出的从盐课中筹集军饷的方略恐怕就不会得到崇祯的同意了。

    朱桓上个月接到消息杨嗣昌的父亲在七月份病逝,也就是他派徐铎去拜访过之后没多久就病逝了。原本朱桓以为杨鹤既然没有被崇祯押到京师治罪,那么他的命运也将会发生改变,不会那么早死。没想到历史进程还是没有改变,此时杨鹤病逝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朱桓来说都不是个好消息。

    因为杨嗣昌提出的剿匪方略是没错的,从历史上看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李自成兵败只剩几十人套入大山之中,张献忠投降。所以朱桓是希望朝廷能采纳杨嗣昌的方略,否则的话湖广将不会得到安宁,此时张献忠等反贼正在湖广肆虐,朱桓不久就会南下,如果张献忠等人不降,他的计划就将无法实施。

    另外,远在湖广游历的杨敬宽已经寄过一封信回来,信中言道湖广一地私盐泛滥,以北有长芦盐场走私过来的私盐,以东是两淮地区流过来的,另外还有四川和福建流过来的。湖广大部分地区名义上是属于两淮盐场的销售区域,但由于从两淮运到湖广需要沿长江逆流而上,远不及四川顺流而下的成本低,因此川盐基本上已经将淮盐驱逐出湖广,仅剩几个与两淮交界的地区尚有淮盐销售。

    这还仅仅是杨敬宽的初步调查,实际情况比他预料的还要严重,要想剿灭私盐,必须四面八方到处围剿,难度很大。这让朱桓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如果扑灭不了私盐,他的任何措施都将无从下手。

    而要剿灭私盐靠官府的衙役肯定是不行的,这些盐枭都是亡命徒,有些势力还特别大,必须出动官军才行,况且这些盐枭与地方势力错综复杂,就算能调动官军,到时难免会有给盐枭通风报信之人。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朱桓才没有急于向崇祯提出来。

    “这。。。这属下就不清楚了。”

    朱桓突然想起来,张凤翼应该活不了多久了,他死后继任的兵部尚书正是杨嗣昌。史书记载张凤翼因京畿周边城池接连被克,害怕受到皇帝责罚,开始服用大黄丹慢性自杀,不久之后就病逝。

    果然听徐忠回答道:“没有,朝中大臣多主张先灭建奴,唯有吏科都给事中颜继祖坚持己见,力主先灭反贼,在朝堂上舌战群雄,丝毫不退让,陛下只能让改日再议。”

    颜继祖乃言官,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他的意见,其余大臣也没法拿他怎么样。这也是文官集团把持朝政的一大弊端,任何事都有人反对,争吵不休,做任何决定都要拖好长时间。

    这对朱桓来说绝对是个好机会,两淮盐课亏空,恰巧又逢朝廷需要大量用钱的时候,此时向崇祯提出接管湖广盐课,成功的机率就会大了很多。

    此事多亏了马士奇,他五年前中进士之后先任知县,因考核优异升为知府,三年后调到户部任主事。陈其猷托他在户部查一下盐课之事,没想到发现朝廷在两淮地区的盐课亏空已经到如此地步。

    “打听到了什么?今日朝中可有事发生?”

    “回王爷,今日早朝议论的是先灭建奴还是先灭反贼。”徐忠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朱桓。

    “哦?议论出结果了吗?”朱桓知道关于先灭建奴还是先灭反贼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争论起来,此前持先灭反贼的大臣为数较多,不过满清这一次入侵直逼京师,恐怕会有不少人改变主意。

    而且从今年六月起满清派十万八旗军南下,到了六月底已经攻破喜峰口、独石口,进入京畿地区,官军退守昌平。到了七月时又相继攻陷昌平、顺义,一时朝廷震动,目光全部转向满清大军,无暇顾及其他的,这次入侵直到前几日才刚刚解围。

    “王爷!”徐忠从院外匆匆走进来,走到朱桓身边躬身行礼。徐忠前几日刚刚在王妃沈清妍的亲自操持下与绣鸾成亲,两人成亲之后暂时住在王府内,不久后两人将会一起随朱桓南下荆州就藩,所以也没有置办新房。

    九月,京师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朱桓正坐在后院的亭子中,手上拿着一本奏折在认真的看着,不时的端起桌上的茶碗喝一口茶,显得怡然自得。

    朱桓今日心情如此之好是有原因的,正是他手上的这份奏折,奏折是户部主事马士奇所奏,抄录给了陈其猷一份,奏折中所奏的正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拖欠盐课之事。

    奏折中说两淮地区截止至崇祯六年已经积亏二百多万两,其中天启五年前有七十万两,到了崇祯三年时增加到一百二十一万两,到了崇祯六年时新旧加起来已经超过二百万两,户部上奏皇上请巡盐御史前去两淮调查。

阅读大明最后的藩王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